结束了第一天的走访,我们决定暂时收队回镇派出所,今天收集到的情报杂乱却重要,这时候进行汇总整理是很有必要的。
在车上钟健笑眯眯地看了看我,他这人本来不苟言笑,我还是头一次见他这种表情。
“你笑什么?现在事情还多着。”我没明白他的意思,便直接问道。
钟健瘪了瘪嘴,却忽然夸起我来:“我是觉得你心思细腻,因为这个案子我接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十有八九是本地人干的,但你一直到收集了足够信息才做出这个断定。”
“这很正常,因为作案时间是在凌晨三点多,如果凶手在不知道刘喜作息时间的情况下就前来,那铁定是蓄意谋杀。但目前的证据既然表明这是临时起意杀人,也就说明凶手极有可能是本地的熟人。”我咧开嘴学他皮笑肉不笑的样子:“一般人最开始都会这么想。”
“所以说你心思很细,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,不会随便下定论,这也就避免走弯路。”钟健叹了口气道:“很多案件在侦破过程中就是容易犯这种错误,才导致效率低下,而你显然聪明谨慎得多。”
“这其实不算什么聪明,只是一步一个脚印而已。”我微微叹息:“在国外学习的经验告诉我,很多时候歪脑筋多了反而不好,国人就是因为爱耍小聪明,所以爱跌跟头。”
队员们集中到镇派出所的时候,已经接近黄昏,各部分的队员士都气很足,来不及吃饭就张罗着要进行案情分析,毕竟今天收获不小。
总的来说,我是没想到短短一天内就能获取这么多有效信息,可能是由于村民的淳朴使得他们知无不言,也可能是凶手本身的文化水平底下导致作案手法简单粗暴,所以留下了不少可疑线索,在目前看来,我们基本可以给案件定性了,如果接下来的工作顺利,那就能直接排查可疑人员。
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,凶手是本地人,住址应该在大南山村以及附近村庄之中,与被害人刘喜有经常来往,具体进行过‘青花藤’这种草药的交易活动,而且凶手有隐藏暴力倾向,或有心理疾病,从而导致极端易怒。
那么接下来就是从户口信息表中筛选出符合相关特征的人员,并逐一排查。由于村民的心理因素和文化水平导致他们对排查工作的难以配合,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应该被怀疑,加上村民居所分布太散,所以短时间内无法动员村民集中调查,那就只好从明天起挨家挨户进行排查,如果情况不错,应该在一星期之内就会有结果。
当数据出来后,可疑排查对象共有37人,如果集体行动显然有些效率低下,第二天我们决定兵分两路,钟健带队从村东开始查访,我和其他队员从村西进行,镇上民警则进行通报和统计工作,我们预计每天排查4 ̄5人,具体时间安排视情况而定。
此外,钟队向当地交管部门提出了管制申请,因为一旦排查工作开展,凶手的心理压力会与日俱增,极有可能在排查期间逃遁,如果在这期间将嫌疑人抓获,到时候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我们本以为排查工作应该十分顺利,毕竟村民们都很朴实,基本不用什么审问技巧就能让他们抖出真相,但困扰我们工作的问题却丝毫不在于问讯本身。
首先是时间差的问题,由于排查对象全是青壮年男性,所以白天他们基本不会留在家里等待查访人员。而且他们没有基本的法治素养,就算村长和民警挨家挨户通报了,警告了,也不太管用,但在我们排查过程中,倒也没有出现过畏罪潜逃的现象,所以按照程序我们还是只能挨家挨户进行,只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等待上。
其次,在我们的怀疑对象中,也有拒不配合的现象,虽然我们有权对此类群体进行拘捕,但出于文明执法和对低文化水平群体的谅解,我们也只能先苦口婆心对其家属进行劝慰讲解,如遇暴力抗法再采取下一步行动。
当我们的排查工作开展三天之后,却只进行了不到五分之一,因为新的问题又慢慢出现。在对村民的问讯中,我们发现村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违法行为,甚至有的还有犯罪嫌疑,但由于地处偏远,加上法制观念几乎为零,所以很多旧事重提又会牵扯到档案审查,这无疑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。所以目前也只能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人手,等负责各板块的民警就位之后才能继续排查工作。
所以在工作重新开始之后,整个镇子都搞得人心惶惶,好像每个人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,而且调查中我们发现,除了个别身体残疾的,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与那个‘矿井’有关系,但钟健始终不让我们对该事件进行进一步调查,他说这种事情牵扯比较多,不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。
终于,在排查工作进行半个月之后,37名可疑人员全部排查完毕,而其间并没有出现嫌疑人外逃事件,这很好理解,这种文化水平极其底下的嫌犯通常抱有侥幸心理,他们对法律和刑警的破案手段没有任何认知,总觉得只要自己不逃跑,就不会被发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无形的罪请大家收藏:(m.bxwx520xs.com)无形的罪笔下文学520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